制剂名称:脾胃培源丸

主治功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证。症见:
胃痛或胃胀,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畏寒,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及大便稀溏等。在改善胃萎缩方面疗效显著。
优势:全球范围内萎缩性胃炎患病率在10%-30%,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治疗萎缩性胃炎当前无有效西药,只能通过中成药延缓进程。脾胃培源丸在临床中能够明显改善萎缩性胃炎,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阻断甚至逆转胃黏膜萎缩。已有研究表明,与现有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成药胃复春做对比,脾胃培源丸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改善情况更优,治疗有效率更高。
市场前景:脾胃培源丸药物组方自2010年起应用于临床,拥有良好的疗效。

治疗前: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白相凹陷,散见充血斑及出血点。

治疗后: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白相轻凹,散见充血斑。
2023年,成功获得院内制剂备案号(皖药制备字Z20230004000)。受制于产能,脾胃培源丸暂未广泛推广,仅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学军教授团队的脾胃科使用,单品年销量超万瓶,患者反应良好,供不应求。脾胃培源丸原料来源广泛,成本可控,工艺成熟,回报优厚,属于蓝海领域。
经典组方:白术、黄芪、太子参、石斛、山药、白芍、香附、陈皮、薏苡仁、桂枝、刘寄奴、莪术、炙甘草。
君臣佐使:炒白术、炙黄芪补气健脾,为君药;太子参、石斛、山药、白芍益气育阴,养血和营,为臣药;香附、陈皮、炒薏苡仁、桂枝、刘寄奴、莪术理气化湿,温通经脉,活血化瘀,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合桂枝辛甘化阳,合白芍酸甘化阴。
转化方式:技术整体转让、二次开发、制剂申报新药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