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热文排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9-12-04 浏览量:

121号上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安徽省传承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暨严蔚冰教授收徒仪式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举行。

张亚辉总经理致欢迎辞

三方签订合作协议

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及其弟子严石卿、赵东升,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毛光祥会长安徽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储全根处长、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唐巍院长、安徽中医药大学资产经营总公司张亚辉总经理,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惠燕主任,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养生康复研究所陈朝晖教授共同为安徽省传承教学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在揭牌仪式结束后,又举行了严蔚冰教授收徒仪式,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的10名老师,在现场集体拜师严蔚冰,誓愿学习、传承中医导引法非物质文化遗产。

弟子呈拜师帖

师父赠弟子礼

弟子向师父赠行礼

严蔚冰师父带领弟子共同拜祖师爷

师徒与证师人大合影

庄严的收徒仪式结束后,严蔚冰教授为参加会议的来宾们讲了一堂生动的学术报告《中医智慧与自主健康》,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与生活相结合起来,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严蔚冰教授讲课现场

讲座结束后严蔚冰弟子带领参会来宾现场一起演示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动作。

严蔚冰弟子带领众人现场教学古本易筋经十二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安徽省传承教学基地是由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养生康复研究所和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牵手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共建。

当下的我们,身处浮躁的现代社会,想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显得尤其的难。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通过伸筋拔骨、吐故纳新、守中用和,“动中取静”来达到强筋壮骨、固摄精气、濡养脏腑、涵养心性,改善人体的筋骨、气息、心性的效果。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作为中华非遗传承类项目,开展至今效果显著。此次安徽省传承教学基地落户国医堂,将运用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及其背后的中医原理帮助全省人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严蔚冰教授简介】

严蔚冰先生,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自幼习武,师承源自佟忠义、谢映斋等沪上名家,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导引法的传承与实践。将原本仅有少数人掌握,应用于骨伤、推拿的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以治未病健康科普进行社会化普及,以导引康复训练进行慢病临床干预,走出了一条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传承发展道路。曾荣获全国中医药科普金话筒奖、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非遗简介】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是中医导引学经典。以《易》为哲学基础,中医经络学说、气血理论为指导,通过伸筋拔骨、吐故纳新、守中和合,达到强筋壮骨,固摄精气,濡养脏腑,涵养心性的效果。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归属于传统医药中医诊疗法(IX-2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每一势都针对性的疏导人体一条经筋,濡养相应的经络和脏腑。加之不受练习场地和时间限制,及时消除身心疲劳,非常适合现代人学习使用。青少年习练易筋导引可强筋壮骨,促进体格发育。成人习练易筋导引有助于缓解身心疲劳,防止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的产生。

十年来,在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的带领下,陆续开展非遗在校园、在社区、在乡村工作,累计传习人数超过80万。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六科等合作,应用易筋经导引法在帕金森病等帕金森氏症、骨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及肿瘤康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临床进展。

我们还把易筋经导引法送到了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大学医院中医中心和迪拜海上中医中心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和非遗传习,影响和培养全球爱好者

近年来,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制定首个传统医药非遗团体标准《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技术规范》20183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中医导引学》专业课程,福建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开设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