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庆(资产公司党委委员、合作化路梅山路国医堂主任)
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后,作为国医堂门诊部主任,我深受触动。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绷紧纪律之弦,坚决杜绝收受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坚守医德底线。同时,优化诊疗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并以更热情耐心的态度服务患者,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确保“好医好药好疗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同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促使我们回归医疗本质。我将把这种精神落实到每一项诊疗工作中,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
池姗姗(资产公司财务部副部长)
近期在党支部组织的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具体表现及案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之风、廉洁从政、工作作风务实等,与此相违背的,就是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于我们广大党员而言,我们要始终遵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其融入到自身工作和生活日常。
作为一名财务人员,除了自身严格遵守,牢记于心。在工作中应加强监督,严格按照单位制度执行,加强报销审核,对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合规性重点关注;在预算执行中,严格遵循“无预算不支出”原则;持续关注、学习政策更新,避免因知识滞后导致的合规风险。
盖国丽(健康产业公司产品运营副经理)
作为一名从事药食同源类食品开发的基层党员,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其内涵与本职工作的紧密关联。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的要求,为产品开发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在药食同源产品开发中,我曾参与过一些重复性会议和繁琐流程的整改工作。例如,过去项目立项常因层层审批拖延进度,如今我们简化流程,将重心转向实地调研,同时团队内部推行“数据说话”原则,以实验结果和用户反馈作为决策依据。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强调“密切联系群众”,药食同源行业直接关系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与健康福祉。作为党员技术骨干,我始终将“群众需求”作为创新出发点。例如,在开发一款黄精丸产品时,团队发现市面上传统配方存在口感差、食用不便的问题。我们深入调研,听取目标客户意见,通过微调产品配方、改良口感,并设计独立小包装方便携带。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产品创新的价值,在于解决群众真实痛点,而非闭门造车追求指标。
作为党员,我会持续学习,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转化为日常习惯,不断提升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汪源(合作化路国医堂中药房主任)
一、以“精诚为本”筑牢思想防线会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倡导的清廉作风与中医药“大医精诚”理念高度契合。我深刻体会到:
1.“精”在专业操守——严格把控药材计划、储存、调配全流程,如“黄连”般清苦自守;
2.“诚”在服务初心——简化取药流程,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现象,以“甘草”般的调和之德服务患者。
二、以“辨证施治”破除形式主义会
1.精简会议——减少无效会议,将时间用于药材质量抽查与临床用药指导;
2.务实调研——定期深入门诊收集患者反馈,如“望闻问切”般精准优化服务。
三、以“未病先防”构建长效机制会
1.制度“配伍”——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药房管理制度,如“君臣佐使”般形成监督合力;
2.常态“把脉”——每月开展处方点评与廉洁自查,防止“四风”问题如“湿邪”般潜伏滋生。
四、以“药香廉韵”涵养行业清风会
1.通过开展“中药里的廉洁文化”主题活动(如解读茯苓“利渗不争功”、荷叶“出淤泥不染”等药性哲理),深化团队廉政教育;
2.在传统煎药流程中植入“慢火守廉”服务理念,反对急功近利。
我们将继续以中医药“治未病”的智慧防微杜渐,以“本草”的质朴品格砥砺作风,让清廉之风吹透每一味中药,惠泽千家万户。
贾建云(合作化路副主任医师)
通过学习教育,我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纪律红线,更是践行初心的行动指南。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实”字贯穿始终,避免形式主义;部署任务时聚焦痛点难点,杜绝空泛表态;这种转变既让工作更“接地气”,也让群众获得感更具体。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医生,我立足本职岗位,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制度严格,始终把他们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一些常见疾病能独立诊断、治疗。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遇到问题能查阅相关书籍,仍不能解决的情况下,虚心向前辈请教,自觉的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从而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洋洋(花园街国医堂中医师)
作为安徽中医药大学门诊部针灸推拿科医生,我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重要标尺。
在针灸推拿实践中,我严格执行“九不准”行业规范,建立“医患双向监督”机制,针对青年上班人群时间不便的特点,积极参与开展“夜间门诊服务”,今年4月份以来累计为多名上班族患者提供非工作时间诊疗,用实际行动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
通过参与花园街国医堂党支部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作风建设需“润物细无声”。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我将继续深挖《黄帝内经》“大医精诚”思想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契合点,在毫针银针间传递医者仁心的温度。